是先有富人思维还是先有富人
在开始本文之前,我先来提一个问题,请大家思考:我们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备富人思维,还是先具备富人思维,才成为富人?
前两年有个词降维攻击很流行,粗略理解就是以高级生物去打低级世界的生物,一打一个准。这是在 O2O 模式盛行的时候用来给大众洗脑的一个说法。
但降维攻击的例子的确出处可见,最常见的就是游戏
最近我在打一个被同事们说过时的游戏,就是 SuperCell 的部落冲突。我以前很少打游戏,但是最近想研究一下游戏模式,就开始操练这个游戏,这个游戏让我想起大学期间打的帝国时代。
在这个游戏中,单人模式下有很多关卡。有些关怎么也打不过去,怎么办?苦恼没用,要升级自己的大本营,升级自己的各种进攻武器,比如用气球兵去对加农炮,加农炮只有挨打的份。我非常喜欢回看其他人进攻我的过程,很多我惨败的例子都是对方用了更加高级的武器。
所以,以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的观点看,游戏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。我们的人生,要的也是不断的去打怪、生产、挖矿、然后以这些活动挣来的资源去推动自己的装备升级。
而人生最需要升级的是什么?是思维层次,即你看世界的方式,你对于各种事件反应的模式。
最近一段时间,我对如何提高思维层次思考了很多。
什么是思维层次?
举几个例子:比如买个洗衣机,你首先考虑的是价格,对方首先考虑的却是品牌、体验和服务。那么这显然是不同的思维层次。有人觉得这是消费层次,但这本质上就是思维层次。二者现阶段的财富水平可能差不多,但就是想法有很大的差别。这种同样收入,但是考虑角度不同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。
我再举其他例子,比如上下班通勤,常规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方便、快捷、价格合适等几个方面,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如何把通勤时间变成高质量的阅读和思考时间,那么整个思考的角度、纬度都会不一样,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。这也是思考层次的差别。
有人又认为这是消费层次的差别所导致的结果。其实二者的消费水平可能是一样的,但就是在这件事情上目的不同,着眼点不同。
还有很多其他例子。概括起来,思维层次说白了就是思维的高度。就像登山一样,400 米的山头(比如香山)和 2800 米的山头(比如小五台)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,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。
比如你和一个爬香山的人讲:躺在花丛中,云从身上拂过,两只鸟儿在两米开外的地方嘻嘻追逐。对方绝对没有这种体会。这就是层次差异带来的感知差异。同样,当一个爬珠峰的人给你讲氧气瓶,讲后勤保障,那个爬小五台的人也是没有什么体会的。
简而言之,层次差别就是高度之差,而高度之差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差异。